- 王楷;
儒家伦理以仁为核心,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民本,主张以仁政实现共同体良治,保障和促进民众福祉,而共同体的规范和秩序必然需要某种人格化呈现,即政治权威。据此,君主只是一种中介性、功能性的存在,其存在的合法性需要以自身功能来证成。基于民本原则,儒家寻求以道事君,致君以泽民,驯化权力而为公共善服务,因此特别珍视自身的主体性,强调以德抗位,乃至于从道不从君。与此同时,儒家又寻求以道化君,向往政治权威与道德权威的合一,最终导向了圣王观念。然而,圣王观念反过来又可能对以道事君造成侵蚀和消解,这凸显了儒家与绝对君权之间的龃龉和尴尬。在此意义上,现代性语境反倒为儒家超越“二重主体性”紧张提供了可能性和理论空间。
2025年05期 No.311 12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亚明;
“价值的推诿论证”通过理由解释价值,使价值成为可分析的,并揭示了理由在规范性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其受到的质疑包括三个方面:“提供了持赞成态度的理由”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价值”;理由可能需要借助价值而获得进一步解释;据此做出的行为抉择不能平衡后果和义务。“价值的推诿论证”旨在反驳摩尔的立场,但它所解说的价值并不是摩尔用以支持理由的内在价值,并且其用于阐释价值的理由也不同于摩尔借助价值得出的规范性理由。如果将“价值的推诿论证”限定于对行动价值的说明,就能以规范性理由来阐释内在价值,从而更有力地回应摩尔。对于行动的价值所做的“推诿论证”,阐明了理由如何能够确证有价值的行动,提供了无需还原为价值的理由,以简明的“理由权衡”平衡了后果和义务,因而能够避免“价值的推诿论证”面对的各种理论困难,为现实中的行为抉择提供有效指导。
2025年05期 No.311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哲;何畏;
威廉·莱斯面对“乌托邦的终结”思潮的兴起及其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发展受阻,汲取了“乌托邦岛”“本色列岛”“乌有乡”等乌托邦思想的精髓,将研究重心转向科幻乌托邦批判领域。在《赫拉传》中,莱斯通过人物刻画揭示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同时通过构建“尤卡定居地”,展现并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类、科技、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景象。莱斯的绿色乌托邦科幻批判的主要理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乌托邦的终结”思潮中捍卫了乌托邦思想的理论价值,并赋予其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时代意蕴;二是在人们日益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桎梏的背景下,以乌托邦科幻批判挑战其主导地位,进一步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多维批判。然而,在探索资本主义科技变革方案的过程中,莱斯未能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的逻辑框架,这构成了其绿色乌托邦科幻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2025年05期 No.311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